刻害
成語(Idiom):刻害(kè hài)
發音(Pronunciation):kè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狠毒、殘忍,傷害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刻害是由“刻”和“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刻,指的是深深地刻在物體上,也可以理解為深深地烙在人的心里;害,指的是傷害、危害。刻害合在一起,形容人對他人非常狠毒、殘忍,傷害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刻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心狠手辣、毫不留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刻害這個成語來表達對某個人的痛恨和憤怒,也可以用來警示他人不要去傷害別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刻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事中,齊國的大夫召忽因為覬覦昭公的位子,心生不滿,于是他就秘密地在昭公的香車上刻下了一個字。后來,昭公的人發現了這個刻字,認為是召忽刻害了昭公,于是將召忽處死。因此,刻害成了形容人狠毒、傷害他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刻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真是刻害至極。
2. 這個人雖然表面上很和善,但實際上卻是個刻害的人。
3. 不要跟那個刻害的人交往,否則會受到傷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刻害”聯想成一個人,這個人手持刻刀,對著別人的心臟進行狠毒的刻畫,象征著他對他人的傷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刻害”相關的成語,例如“刻骨銘心”、“刻不容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刻害,經常欺負其他同學。
初中生:這個小說里的反派角色真是太刻害了,看了讓人非常氣憤。
高中生:人際關系復雜,要小心那些刻害的人,不要被他們利用。
大學生:社會上有很多刻害的人,我們要保護自己,也要關心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