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折
蕩折(dàng zhé)
發音:dàng zhé
基本含義:形容意志消沉,志氣喪失。
詳細解釋:蕩折是由“蕩”和“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蕩指搖擺、動蕩,折指折斷、折磨。蕩折形容人的意志消沉,志氣喪失,形象地比喻人在遭受挫折、困難或打擊后,失去了斗志,無法再繼續前行。
使用場景:蕩折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面對困難時喪失了信心和勇氣,無法繼續前進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個人的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或者形容團隊在面對挑戰時猶豫不決、喪失斗志。
故事起源:《左傳·襄公十三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史魚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喪失了勇氣。他曾經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在一次戰爭中被俘虜后,他的意志消沉,再也無法恢復過來。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人意志消沉的典故,也就有了成語“蕩折”。
成語結構: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
1. 他最近遇到了很多困難,心情蕩折,無法再繼續前進。
2. 在面對失敗時,我們不能蕩折,要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可以聯想成一個人在搖擺不定的橋上,表示人在困難面前搖擺不定、意志消沉的形象。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蕩折相關的成語,如“志驕意滿”、“氣宇軒昂”等,可以深入學習成語的使用方法和語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考試沒考好,心情蕩折,不想再學習了。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不能蕩折,要堅持下去。
高中生:他曾經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但現在卻蕩折了,不再追求自己的理想。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