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視草
成語(Idiom):金鑾視草(jīn luán shì cǎo)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luán shì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帝王視察時,下車步行觀察百姓生活,了解民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金鑾是古代帝王的御座,視草是指步行觀察。金鑾視草原指帝王下車步行,親自觀察百姓生活,了解民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帝王親近百姓,關心民生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領導或高層管理者親自走訪基層,深入了解實際情況,與普通民眾進行互動交流的情景。也可用于贊揚領導或管理者關心民生,勤于了解下屬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金鑾視草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據說唐玄宗曾經多次下車步行,親自觀察百姓生活,了解民情。他關心百姓的疾苦,希望傾聽他們的聲音,改善百姓的生活狀況。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形容帝王關心民生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金鑾、視、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每年都會金鑾視草,與基層干部和群眾面對面交流。
2. 只有親自金鑾視草,才能真正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意思與唐玄宗下車步行觀察百姓生活的場景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成為帝王,親自金鑾視草,關心民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帝王關心民生相關的成語,如“明察秋毫”、“明察暗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年都會金鑾視草,來了解我們的學習情況。
2. 初中生:學校組織我們金鑾視草,走進農村,了解農民的生活。
3. 高中生:領導金鑾視草,深入企業了解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待遇。
4. 大學生:作為團支書,我要金鑾視草,了解同學們的需求和困難。
5. 成年人:領導金鑾視草,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訴求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