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鸞
基本解釋
(1).指 儀鸞殿 。《唐會要·祥瑞上》:“ 隋煬帝 好聞祥瑞,嘗有野雀集於殿上……奏為鸞, 煬帝 不究直虛,即以為瑞,仍名此殿為 儀鸞 。”
(2).官署名。 五代 梁 稱儀鸞院,置儀鸞院使,掌鹵簿儀仗。 宋 稱儀鸞司,屬衛尉寺,掌管祀郊廟、出巡、宴會等所用帳幕。《新五代史·漢臣傳·聶文進》:“遷右領軍大將軍,入謝,召諸將軍設食朝堂,儀鸞、翰林、御廚供帳飲食, 文進 自如,有司不敢劾。” 宋 黃庭堅 《觀伯時畫馬》詩:“儀鸞供帳饕蝨行,翰林濕薪爆竹聲。”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橫行武列》、《宋史·職官志四》。
成語(Idiom):儀鸞
發音(Pronunciation):yí l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端莊美麗,舉止優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鸞是由“儀態”和“鸞鳳”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儀態”指的是人的儀表和舉止,而“鸞鳳”則是指古代傳說中的兩種神鳥,代表了美麗和吉祥。儀鸞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容貌端莊美麗,舉止優雅,給人以美好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鸞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麗和端莊,也可以用來形容男子的舉止優雅。可以用在贊美他人的文章、演講或者日常交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儀鸞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的《文選·讓梨》一文中。文中描述了一個叫讓梨的人,他的妻子容貌美麗,舉止端莊,被稱為“儀鸞”。后來,這個成語就成為了形容女子美麗和端莊的用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儀鸞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句子的修飾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舉止優雅,容貌端莊,真是一位儀鸞女子。
2. 他的儀態舉止就像儀鸞一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儀鸞”聯想為一只優雅的鳳凰,它的儀態端莊美麗。通過將形象和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儀鸞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美麗、優雅相關的成語,例如“風華絕代”、“閉月羞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儀態就像儀鸞一樣,讓人看了很喜歡。
2. 初中生:她的容貌端莊美麗,真是一位儀鸞女子。
3. 高中生:他的舉止優雅,給人一種儀鸞般的感覺。
4. 大學生:她的儀態舉止就像儀鸞一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