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館
成語(Idiom):捐館
發音(Pronunciation):juān g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捐贈圖書館或文化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捐館是指將自己的圖書館或文化機構捐贈給社會或公共機構,讓更多人受益。這個成語強調了慷慨解囊、樂善好施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慷慨捐贈自己的財富、知識或資源,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貢獻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當時,有一位名叫文天祥的官員,他在生前擁有一座巨大的圖書館。他在臨終前,將自己的圖書館捐贈給了國家,希望能夠為后人提供學習的資源。因此,人們用“捐館”來形容慷慨捐贈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捐贈的對象 + 捐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將自己收藏多年的書籍捐館,讓更多人能夠閱讀。
2. 她捐館了自己的藝術收藏品,為藝術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捐館”與“捐贈”聯系起來,聯想到一個人慷慨地將自己的財富或資源捐獻給圖書館或文化機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公益事業的成語,例如“捐軀”、“施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將我的舊書捐館,讓更多的小朋友能夠閱讀。
2. 初中生:他捐館了自己的畫作,為藝術教育做出了貢獻。
3. 高中生:她捐館了一批科學書籍,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