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蠹
基本解釋
(1).蛀蟲。 漢 焦贛 《易林·大壯之既濟》:“禾生蟲蠧,還自剋賊,使我無得。”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干東齋》詩:“散秩看蟲蠧,開門見雀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六月六》:“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蠧。”
(2).指蛀馀的文字。 唐 劉禹錫 《浙西李大夫示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懷鉛辨蟲蠧,染素學鵞毛。”
(3).為蟲蛀蝕。 宋 陸游 《曝舊畫》詩:“百年手澤存無幾,蟲蠧塵侵秖涕橫。”
成語(Idiom):蟲蠹(chóng dù)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d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蛀蟲啃咬木材,比喻內部腐朽、道德敗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蟲蠹是由"蟲"和"蠹"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蟲"指蛀蟲,"蠹"表示啃咬,兩者合在一起形成了蟲蠹這個成語。蟲蠹的基本意思是指蛀蟲啃咬木材,比喻內部腐朽、道德敗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蟲蠹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敗壞,內心腐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蟲蠹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內心腐朽、品德敗壞。比如,當我們看到某個人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我們可以用蟲蠹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另外,蟲蠹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者一個社會群體內部存在腐敗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蟲蠹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官員,他在外表上看起來正直、廉潔,但實際上卻心懷不軌,暗中貪污受賄。后來,有一天,他的住所的屋梁上出現了蟲蠹,導致整個房屋都開始腐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一個人可能在外表上看起來正直,但內心的腐朽終將會被揭露出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蟲蠹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上屬于動賓結構。其中,“蟲”作為主語,表示蛀蟲;“蠹”作為賓語,表示啃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正直,但實際上內心已經蟲蠹成災。
2. 這個組織內部的腐敗現象已經像蟲蠹一樣,開始蔓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蟲蠹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蛀蟲在啃咬著一根木頭,這樣就可以將蟲蠹的意思與蛀蟲啃咬木材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蟲蠹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例如“蟲魚之患”、“腐朽墮落”等。通過學習這些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蟲蠹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人的內心就像一團蟲蠹,他做了很多壞事。
2. 初中生:我們要警惕身邊可能存在的蟲蠹,保持自己的品德。
3. 高中生:蟲蠹的存在導致了這個社會的道德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