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榆
成語(Idiom):枋榆(fāng yú)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賴,不能分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枋榆原指木料上的榆木接口,由于榆木接口相互嵌合,無法分離,因此成為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賴,不能分開的意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說項羽攻破了楚國都城郢,劉邦派人前去接收。當時,楚國的官員們紛紛逃跑,只有一位官員王陵留下來,他說:“臣雖然不愿意去,但是沒有楚國,就沒有臣了。”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枋榆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枋榆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是枋榆關系,互相離不開。
2. 這兩個項目是枋榆關系,一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另一個項目的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榆木接口的形狀和特性,想象兩個榆木接口相互嵌合,無法分離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含有“榆”的成語,如“榆木疙瘩”、“榆錢”等,擴展對榆木相關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是好朋友,就像枋榆一樣,互相依賴。
初中生: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有枋榆的關系,互相支持。
高中生:團隊合作的成功離不開成員之間的枋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