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録
成語(Idiom):漫録
發音(Pronunciation):màn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所顧忌地隨意記錄,形容寫作或繪畫時任意涂鴉,不講究規則和形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漫録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漫”指隨意、任意,而“録”意為記錄。漫録這個詞語形容人在寫作或繪畫時隨意涂鴉,不受規則和形式的約束。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生活中行動不受拘束,沒有明確目標或計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漫録通常用來形容寫作或繪畫時的隨意涂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生活中的隨性行為。例如,當某人寫字時亂涂亂畫,可以說他在寫字時漫録;當某人沒有明確計劃,隨意行動時,可以說他的生活方式是漫録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漫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陳壽傳》中,原文是“漫漫録録,不復先后。”意為“隨意記錄,不再按順序。”這個成語的出現是為了形容陳壽寫作《三國志》時的隨意涂鴉,他并不按照歷史順序進行記錄,而是根據個人興趣和喜好進行書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漫録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漫”是形容詞,表示隨意、任意;“録”是動詞,表示記錄。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短語,表示隨意記錄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日記本上充滿了漫録的文字和涂鴉。
2. 這幅畫看起來像是一個孩子漫録的作品,毫無章法可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漫録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寫作或繪畫時隨意涂鴉,沒有遵循任何規則和形式。你可以畫一幅圖或寫一個故事,將成語的意思和形象記憶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漫録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了解陳壽的《三國志》,了解他是如何記錄歷史的。你還可以研究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在繪畫課上漫録,不受任何限制。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于假期經歷的作文,我漫録地寫了一篇。
3. 高中生:他的演講稿看起來像是漫録的,沒有明確的結構和邏輯。
4. 大學生:在創作課上,我們被鼓勵漫録,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
5. 成人:有時候我喜歡漫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意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