鐙火
成語(Idiom):鐙火
發音(Pronunciation):dèng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騎馬時,馬腹被燒熱而發急跳躍的情況。比喻人遭到刺激后,情緒激動不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鐙火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鐙”和“火”。鐙指馬鞍上的橋,火指火焰。鐙火的意思是指騎馬行進時,馬腹被燒熱而發急跳躍的情況。引申為人在受到刺激或遭遇困境后,情緒激動不安,表現出焦躁、煩躁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鐙火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緒激動不安,常見于文學作品、口語交流和日常生活中的描述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鐙火的故事起源于古代騎馬行軍的場景。當馬匹行進時,如果馬腹被太陽暴曬或火燒烤,會感到熱痛難忍,因此會發急跳躍。這個形象生動的場景被人們引申為人在受到刺激或遭遇困境時,情緒激動不安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鐙火”由兩個字組成,形象地描述了馬匹受到熱痛刺激后的跳躍情景,引申為人的情緒激動不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頓時鐙火,情緒非常激動。
2. 在比賽前,他緊張得像鐙火一樣,無法平靜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鐙火”。可以想象自己騎馬行進時,馬腹被火燒烤,馬匹因痛苦而發急跳躍的情景,從而聯想到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鐙火”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火冒三丈”、“怒發沖冠”等,來豐富對情緒激動的描述詞匯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看到大熊貓在樹上爬得很高,小明鐙火了,興奮地跳了起來。
2. 小學生:考試成績出來后,他的爸爸對他評價不高,他感到很不公平,鐙火的情緒無法平息。
3. 初中生:在班級競賽中,他的隊友犯錯導致失利,他憤怒地鐙火了,對隊友大聲責備。
4. 高中生:面對嚴峻的高考壓力,她的情緒時而平靜時而鐙火,無法保持穩定。
5. 大學生:聽到自己的論文被拒絕發表,他的情緒鐙火了,感到非常失落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