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虎
基本解釋
喻指兇狠如虎的人。 明 俞弁 《逸老堂詩話》卷下:“ 成化 間, 吳中 大水,郡守 劉瑀 酷虐子民,督徵糧稅,鄉民苦楚,血肉狼藉,破產蕩業,不勝栲掠,時人目為‘白面虎’。”
成語(Idiom):白面虎(bái miàn hǔ)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miàn 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臉色或者某個事物的外表非常兇惡可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白面虎”由“白面”和“虎”兩個詞組成。“白面”指的是人的臉色蒼白,沒有血色,而“虎”則代表兇猛、可怕的動物。所以,“白面虎”形容人的臉色或者某個事物的外表非常兇惡可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臉色或者某個事物的外表非常兇惡可怕。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看起來兇惡可怕,或者形容某個物體的外表嚇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白面郎君》。故事中,有一位相貌英俊但性格兇惡的白面郎君,他的外表非常嚇人。后來,人們把他的形象與兇惡的虎相比,形成了成語“白面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臉色蒼白,看起來像個白面虎。
2. 這只狗長得很兇惡,真是一只白面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面虎”的形象與兇惡的虎相聯系,同時想象一個人臉蒼白、沒有血色的樣子,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擴大對漢語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臉色很蒼白,看起來像一只白面虎。
2. 初中生:這個電影里的惡棍長得像一只白面虎,讓人感到害怕。
3. 高中生:他的外表看起來兇惡可怕,就像一只白面虎。
4. 大學生:這個惡人的臉色蒼白,看起來像一只白面虎,讓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