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粉骨糜身
發音(Pronunciation):fěn gǔ mí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為了某種事業或理想而不怕犧牲,甘愿付出生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粉,研磨成粉末;骨,指身體;糜,糜爛,消亡;身,指人的身體。粉骨糜身形容人為了追求某種事業或理想,不怕犧牲,甚至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為了國家、民族、人民或事業而英勇奮斗,不怕犧牲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名將孫武和吳起在齊國爭奪丞相之位的競爭中,吳起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機會,而支持孫武。后來,吳起因此被齊國王室所懷疑,被流放到了齊國的邊遠地區。吳起不顧自己的安危,繼續為國家效力,最終在戰斗中壯烈犧牲。他的忠誠和犧牲精神被后人稱為“粉骨糜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保衛家鄉,粉骨糜身,英勇戰斗到最后一刻。
2. 這位科學家為了追求真理,粉骨糜身,毫不畏懼地進行了艱苦的研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粉骨糜身”想象成一個人為了某種事業而被研磨成粉末,身體糜爛消亡的形象,以此來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舍生忘死”、“視死如歸”等,了解更多有關英勇犧牲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保護地球,我們應該粉骨糜身,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2. 初中生:英雄烈士粉骨糜身,為我們爭取了和平和幸福的生活。
3. 高中生: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有粉骨糜身的精神,不怕困難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