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重
成語(Idiom):鈍重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zh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遲鈍、重復乏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鈍重是形容說話或寫作時思維遲鈍,表達乏味重復的狀態。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思維遲緩,用詞呆板,缺乏靈感和創造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評價人的說話或寫作能力,用以批評那些言辭遲鈍、重復乏味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表達自己在表達方面的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愚蠢的人對一條魚進行了足足一天的描述,說了一千多遍“魚的鱗片光滑堅固”。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言辭遲鈍、重復乏味的狀態,后來衍生出了成語“鈍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鈍重無味,毫無吸引力。
2. 這篇文章寫得太鈍重了,缺乏亮點。
3. 我的思維有時會變得鈍重,需要更多的刺激來激發靈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鈍重”想象成一把鈍鋼刀,無法快速切割,削弱了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表達能力相關的成語,如“千篇一律”、“呆若木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作文寫得鈍重,沒有新意。
2. 初中生(14歲):老師的講解太鈍重了,聽得我困得不行。
3. 高中生(17歲):我覺得自己寫作能力有點鈍重,需要多讀書來提高。
4. 大學生(20歲):這個演講者的表達太鈍重了,沒有吸引力,聽得我想睡覺。
5. 成年人(30歲):我寫文章的時候總是感覺思維鈍重,難以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