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恃
基本解釋
◎ 失恃 shīshì
[one's mother died] 指死了母親(語出《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近義詞
喪母
詳細解釋
(1).失去依靠。《左傳·昭公元年》:“小國失恃。”
(2).喪母。語本《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宋 梅堯臣 《秀叔頭虱》詩:“吾兒久失恃,髮括仍少櫛。”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恭紀今上瑞征》:“今上萬歲爺誕生后,嬰年失恃,奉 神廟 圣旨,托付西 李老娘娘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生有甥女,早失恃,遺生鞠養。”
失恃(shī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失去信任或依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失”和“恃”組成。失恃的含義是失去別人的信任或依賴。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自己因為某種原因而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或依賴,導致自己處于孤立無助的境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團體或國家因為某種原因而失去了別人的信任或依賴。比如,一個公司的經理因為貪污受賄而失去了員工和上級的信任,導致他在公司中失恃;一個國家因為不守信約而失去了國際社會的信任,導致它在國際舞臺上失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失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中。故事中,齊國的公子無惡不作,他的行為讓人們對他失去了信任和依賴。這個故事成為了失恃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失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失”表示失去,第二個字“恃”表示依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經常撒謊,已經失恃于家人和朋友。
2. 這個政府因為經濟問題而失恃于人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失恃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島上,四周都是水,表示他被人們拋棄,失去了信任和依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可以學習更多與信任和依賴相關的成語,如“失信于人”、“不恃他人”等。
- 可以學習更多與人際關系和信任建立相關的知識,如溝通技巧、信任建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我因為考試作弊而失恃于老師和同學。
- 初中生:他因為經常遲到而失恃于班級同學。
- 高中生:她因為背叛朋友而失恃于朋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