偎褻
成語(Idiom):偎褻(wēi xiè)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x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偎依褻慢,指親近依附,恭謙諂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偎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偎指親近依附,褻指諂媚恭謙。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對他人非常恭謙諂媚,以求得對方的青睞或好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偎褻常常用于貶義場合,形容某人為了討好他人而過分諂媚、恭順,喪失了自尊和獨立性。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偎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項羽的謀士范增建議他偎褻秦王子嬰,以爭取他的支持。項羽采納了這個建議。后來,當項羽的勢力衰弱,他被迫向劉邦投降,并稱劉邦為“高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偎褻是一種卑躬屈膝、為了個人利益而迎合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偎褻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一個人對他人非常恭謙諂媚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升職的機會,對上司偎褻不已。
2. 這位演員為了得到導演的青睞,偎褻了很多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偎褻這個成語與“卑躬屈膝”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因為它們都表示一個人對他人非常恭謙諂媚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更深入地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與偎褻意義相近的成語,例如“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和班上的同學關系好,經常偎褻他們。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他學會了偎褻他人。
3. 高中生(16-18歲):他不愿意偎褻權貴,而是選擇堅持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深知偎褻只會暫時獲得好處,而不會得到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