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余
成語(Idiom):俸余
發音(Pronunciation):fèng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工資或收入超過日常開銷,剩余下來的錢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俸余是由“俸”和“余”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俸”指官員的薪水或其他人的工資,而“余”表示剩余、多余。俸余的意思是薪水或收入超過了日常開銷,剩余下來的錢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俸余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的經濟狀況,表示收入過剩、生活富裕。也可以用來形容企業或國家的財務狀況良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俸余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員俸祿制度。在古代,官員的工資是由國家發放的,而且通常相對較高。如果官員的收入超過了日常開銷,剩余下來的錢財就被稱為俸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俸余足以購買一輛豪華轎車。
2. 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很好,每年都有大量的俸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俸余”與“富裕”相聯想,因為俸余意味著收入過剩、生活富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財務狀況相關的成語,如“富可敵國”、“窮困潦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爸爸媽媽每個月的俸余都存起來給我買玩具。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俸余足夠支付他的學費和生活費。
3. 高中生(16-18歲):如果我們能合理支配俸余,可以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4. 大學生及以上:在擁有足夠的俸余之后,我計劃投資房地產。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俸余”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