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取予擕
基本解釋
亦作“ 予取予奪 ”。從我處掠取。 梁啟超 《克林威爾傳》第五章:“今且凍餓委溝壑,所餘更何長物之與有?予取予擕,公等自為之!” 廖仲愷 《農民運動所當注意之要點》:“為謀永遠撤去我海關之屏障,以任其予取予擕?!?秦牧 《拳頭海岸》:“許多被目為可以予取予奪地得到財富的海岸,一處處都伸出了拳頭來,變成了‘拳頭海岸’?!?/p>
成語(Idiom):予取予擕
發音(Pronunciation):yǔ qǔ yǔ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予取予擕是一個四字成語,意思是給予和拿走都要合理,不能過分操縱或占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予取予擕是指在交往或交易中,雙方應該相互尊重、公平交換,不能一方占盡便宜,而對方一無所得。這個成語強調了公平、公正和互惠的原則,提醒人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要遵循這些原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商業交易或合作關系中的公平原則??梢栽谏虅照勁小⒑献鲄f議或者人際交往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予取予擕最早出自《左傳·襄公十三年》:“予取予擕,靡有孑遺?!边@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當時齊國的襄公向晉國借兵,晉國的文公答應了襄公的請求,并且派出了大軍。但是,在出發前,晉國的文公又改變主意,想要借機侵略齊國。襄公得知后,立即派人向晉國要求返還借出的兵力,并表示自己會返還晉國之前借給齊國的東西。最后,晉國同意了襄公的要求,兩國恢復了友好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予取予擕由兩個相同的對稱結構組成,表示互惠互利的原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合作中,予取予擕是最基本的原則。
2. 我們要遵循予取予擕的原則,不可貪圖私利。
3. 予取予擕是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予取予擕記憶為“給予和拿走都要合理”,通過將兩個相似的詞語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以德報怨”、“物有所值”等,進一步了解公平原則在語言中的體現。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朋友之間互相幫助,予取予擕。
2. 初中生:在交往中,我們應該遵循予取予擕的原則,不可占盡對方的便宜。
3. 高中生:商業交易中要遵循予取予擕的原則,不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