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綱
基本解釋
亦作“ 斗剛 ”。即斗柄。 漢 陳琳 《武軍賦》:“當天符之佐運,承斗剛而曜震。”《后漢書·律歷志下》:“昔者圣人之作歷也,觀璇璣之運……斗綱所建,青龍所躔,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而制術焉。”《漢書·律歷志》“玉衡杓建,天之綱也;日月初躔,星之紀也” 顏師古 注引 晉 晉灼 曰:“下言斗綱之端連貫營室,織女之紀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天罡者,斗剛之所建也。”原注:“斗杓謂之剛。”
成語(Idiom):斗綱(dòu gāng)
發音(Pronunciation):dòu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船的橫梁,比喻重要的綱領或核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斗,指戰船上的橫梁,是戰船的重要部分,也是船身的支撐結構。綱,指船身的主要縱橫結構。斗綱比喻一個組織、機構或團體的核心和重要綱領,是其穩定和發展的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組織、機構或團體的核心價值觀、重要綱領或基本原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斗綱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戰船是古代戰爭中重要的作戰工具之一,戰船上的斗綱是船身的重要部分,起到支撐和穩定船身的作用。后來,斗綱的概念被引申為組織或團體的核心和重要綱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斗”和“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組織的斗綱是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2. 新任領導制定了一套新的斗綱,以推動組織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斗綱”與戰船的橫梁形象進行聯想,想象戰船上的斗綱是船身的重要支撐部分,類比為一個組織或團體的核心價值觀和重要綱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戰船的結構和戰爭時期的戰爭策略,以及其他與組織管理相關的成語,如“綱紀”、“綱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積極學習,這是學校的斗綱。
2. 初中生:班級的斗綱是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3. 高中生:學生會的斗綱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為同學們服務。
4. 大學生:學校的斗綱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5. 成年人:企業的斗綱是追求卓越,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