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
基本解釋
(1).官名。 漢 代蘭臺尚書屬官,居郎之下,掌文書事務,歷代因之。 隋 唐 以后,成為三省、六部及御史臺低級事務員之稱,位卑秩下,不參官品。至 明 代遂廢。見《通典·職官四》。
(2). 宋 元 以來官府中胥吏的通稱。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三折:“打的個遍身家鮮血淋漓, 包待制 又葫蘆提,令史每粧不知,兩邊廂列著祗候人役。”《水滸傳》第二七回:“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 王婆 口詞,一般供説。四家鄰舍,指證明白。” 明 高明 《琵琶記·春宴杏園》:“昨日已吩咐太僕寺掌鞍馬的令史,并 洛陽縣 管排設的驛丞,專聽俺這里鳴鼓三聲,都要到此聚會聽點。”
成語(Idiom):令史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ìng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官府中負責記錄和傳達命令的官員或職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令史是古代官府中的一個職位,負責記錄和傳達命令。他們是官府中重要的一員,承擔著保證命令的準確傳達和記錄的責任。因此,成語“令史”用來形容一個負責傳達命令或記錄事務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負責傳達命令或記錄事務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嚴謹、負責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成語“令史”最早出自《后漢書·王莽傳》:“世祖即位,新悉令史。”意思是新皇帝即位后,要更換令史。從此,成語“令史”就用來形容一個負責傳達命令或記錄事務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令”和“史”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扮演著令史的角色,負責傳達和記錄重要的工作安排。
2. 她是學校的令史,每天要負責傳達校長的命令和記錄學校的日常事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令史”與負責傳達命令和記錄事務的人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令史手持筆墨,認真記錄著官府的命令和事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官府的組織結構和職位分工,了解更多與“令史”相關的歷史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班長就像是我們班級的令史一樣,每天負責傳達老師的指示。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會的主席,我要扮演一個令史的角色,負責傳達學校領導的指示。
3. 高中生:學校的令史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文件和記錄,確保學校的日常事務順利進行。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扮演了一個令史的角色,負責記錄和傳達公司的工作安排。
5. 成年人:作為團隊的領導,我要扮演一個令史的角色,負責傳達公司高層的決策和任務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