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薪
基本解釋
即炭。 宋 陶穀 《清異錄·黑金社》:“ 廬山 白鹿洞 游士輻湊,每冬寒,醵金市烏薪為御寒。” 宋 范成大 《雪中送炭與龔養正》詩:“誰與幽人暖直身,筠籠衝雪送烏薪。”
成語(Idiom):烏薪(wū xīn)
發音(Pronunciation):wū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用之物或無價值之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薪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烏指黑色,薪指柴火。烏薪原本是指燒黑了的柴火,無法再用于點燃火焰。引申為無用之物或無價值之人,形容沒有作用或價值的東西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薪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人毫無價值或無用處的情況。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描述某人或某事毫無意義。比如,你可以說某個計劃是烏薪一堆,意思是這個計劃沒有任何實際效果或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烏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這篇古代哲學著作中。故事中,莊子講述了一個關于齊宣王和一個烏薪的寓言故事。烏薪被宣王視為無用之物,但莊子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烏薪雖然看似無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卻能發揮實際價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烏薪由兩個漢字組成,烏和薪。烏是黑色的意思,薪是指柴火。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烏薪這個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就像是一堆烏薪,完全沒有實際作用。
2. 他的建議就像是烏薪,根本沒有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烏薪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堆黑色的柴火,表示無用之物或無價值之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烏薪類似的成語,如烏合之眾、烏七八糟等,來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壞學生就是烏薪,整天不學習。
2. 初中生:這本書太無聊了,簡直就是烏薪一堆。
3. 高中生:這個論文的內容毫無新意,完全是烏薪。
4. 大學生:這個項目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就是一堆烏薪。
5. 成年人:這個政策完全沒有幫助,簡直就是烏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