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格
基本解釋
(1).一種文具。書寫時用以支臂,使腕不著紙,以防墨污。《南齊書·高逸傳·庾易》:“ 安西 長史 袁彖 欽其風,通書致遺。 易 以連理機、竹翹書格報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八:“﹝ 汪宜秋 ﹞《病起》云:‘手戰愈增書格弱,目昏翻厭紙窗明。’”
(2).書法的風格。 明 徐樹丕 《識小錄·李嗣真》:“ 李嗣真 論 右軍 書格不同:《樂毅論》、《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順孫之象。”
(3).供摹寫用的范本。因常以方格為界,故名。俗又稱仿格。 清 厲鶚 《悼亡姬詩》序:“影搨書格,略有楷法。”
成語(Idiom):書格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章、書籍的格調高雅、文采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格是由“書”和“格”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文章、書籍,“格”指格調、文采。書格形容文章或書籍的格調高雅、文采出眾,通常用來形容文筆優美、內容精彩的作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格常用于贊美文章、書籍的高雅之處,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才華出眾、文采斐然。可以在書評、文章評價、講座等場合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書格的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記載和故事。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已經廣泛流傳并被接受。可以通過閱讀優秀的文章和書籍,來感受和理解書格的內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格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書”修飾名詞“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的書格很高,文筆優美,引人入勝。
2. 他的文章寫得很有書格,字字珠璣,令人贊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書格”:
1. 將“書”和“格”兩個字分別記憶,然后聯想它們的意義。書代表文章、書籍,格代表格調、文采。
2. 將記憶的詞語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例如想象自己在閱讀一本優美的書籍時,感受到書格的存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書格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文章有道”、“文采飛揚”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于文學藝術的理解和欣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那些書格很高的故事書,它們寫得很有趣。
2. 初中生:老師說我的作文書格很高,寫得很有感染力。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書格很高,作者的文筆非常出色,讓我深受啟發。
4. 大學生:我正在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格,希望能寫出更加優秀的論文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