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呈
通呈(tōng chéng)
發音:tōng chéng
基本含義:通報傳達。
詳細解釋:通呈是指將某種信息、消息或意見傳達給相關人員。這個成語強調了信息的傳遞要快速、準確且全面。
使用場景:通呈常用于形容公文、報告、函件等文件的傳遞過程,也可以用于形容口頭上的傳達。在工作場景中,通呈常用于描述上級領導向下級傳達指令、通知、意見等。
故事起源:通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郊祀志》中。據說,漢朝時期,皇帝在祭祀時需要通知百官參加,所以要派人將通知書傳遞給各個官員。這個過程就被稱為通呈。
成語結構:通呈是由“通”和“呈”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通”表示傳遞,而“呈”表示呈報、呈送。這個結構體現了信息的傳遞和呈報的過程。
例句:
1. 領導通呈了一份緊急通知,要求大家立即行動。
2. 我們需要將這份報告通呈給公司高層,以便他們了解情況。
記憶技巧:可以將“通呈”分解為“通”和“呈”,并聯想到傳遞信息和呈報文件的意義。可以通過多讀、多寫和多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通呈相關的成語,如“呈遞”、“呈文”等。同時,學習相關的漢字和詞語,如“通知”、“傳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通呈了明天要請假的消息。
2. 初中生(14歲):學校通呈了新的校規,要求我們遵守。
3. 高中生(17歲):老師通呈了考試時間的變動,讓我們做好準備。
4. 大學生(20歲):學生會通呈了一份關于活動的提案給學校領導。
5. 職場人士(30歲):公司通呈了新的工作安排,要求大家盡快完成任務。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