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莖
基本解釋
(1).原意為植物的一條莖,后表數量,多用于條狀物。 漢 焦贛 《易林·震之師》:“一莖九纏,更用牽攣,宿明俯仰,不得東西。” 晉 王嘉 《拾遺記·方丈山》:“莎蘿草細大如髮,一莖百尋。” 唐 白居易 《初見白發》詩:“白髮生一莖,朝來明鏡里,勿言一莖少,滿頭從此始。” 明 無名氏 《宮詞》:“況我瘦身軀怎和愁腸掙,剛剩得擔害怕恩情骨一莖。”
(2).中醫術語,臍帶。 明 李中梓 《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論》:“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而命寓焉。”
成語(Idiom):一莖
發音(Pronunciation):yī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根植物的莖,形容事物的數量極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莖是指植物的莖,它通常是指一根或僅有一根的莖,形容事物的數量極少,幾乎沒有。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種物品或某種情況的數量非常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莖這個成語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例如:
1. 形容花朵的數量很少:花園里只有一莖鮮花,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2. 形容作物的收成很少:由于干旱,這片土地上只長出了一莖麥子。
3. 形容某種資源的稀少:這種珍貴藥材每年只有一莖產量,非常稀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農夫種了一片田地,但是由于天氣干旱,只有一莖麥子長出來了。盡管收成很少,但是這位農夫依然很滿足,因為他知道每一莖麥子都是辛勤勞動的結果。這個故事傳承下來,逐漸演變成了形容事物數量極少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花園里只有一莖鮮花,但卻花香四溢。
2. 這片土地上只長出了一莖莊稼,收成非常少。
3. 這種珍貴藥材每年只有一莖產量,非常稀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一莖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花園里只看到了一莖鮮花,這樣的景象一定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一葉障目”、“一絲不掛”等,來擴大對形容數量極少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花園里只有一莖鮮花,但它們都很漂亮。
2. 初中生:這片土地上只長出了一莖莊稼,收成太少了。
3. 高中生:這種珍貴藥材每年只有一莖產量,非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