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佞
基本解釋
三個奸佞的人。指 北齊 鄒孝裕 、 陸仁惠 、 盧元亮 。《北齊書·外戚傳·胡長仁》:“左丞 鄒孝裕 、郎中 陸仁惠 、 盧元亮 厚相結託。 長仁 每上省, 孝裕 必方駕而來。省務既繁,簿案堆積,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數。 孝裕 屏人私話,朝退亦相隨, 仁惠 、 元亮 又伺間而往,停斷公事,時人號為三佞。”
成語(Idiom):三佞(sān nìng)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n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言辭諂媚、行為奸詐、品行卑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佞是由“三”和“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三”表示多次、常常,強調次數的重復;“佞”表示諂媚、奸詐。三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言辭諂媚、行為奸詐、品行卑劣,形容其品德敗壞、不可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佞一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言辭諂媚、行為不誠實的人。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行為不正直、虛偽、陰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三佞的故事。故事中,魯國的大臣子產諂媚奸詐,假意稱贊國君襄公,實際上卻在背后謀害他。這個故事成為了三佞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總是口是心非,真是個三佞之徒。
2. 別被他的三佞之言所迷惑,他的真實意圖并不善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佞”與“諂媚、奸詐”這樣的負面詞語聯系起來,加深對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佞相關的成語,如“佞幸”、“佞臣”等,以豐富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說好聽的話,但我覺得他是個三佞之人。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為了取悅老師,總是表現得很三佞。
3. 高中生:政客們常常使用三佞之術來爭取選民的支持。
4. 大學生:在職場上,有些人為了博取上司的喜歡,會變得很三佞。
5. 成年人:別輕易相信那些三佞之人的話,他們往往有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