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骨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尸體腐爛后剩下的骨頭。
[構成]
并列式:尸+骨
[例句]
尸骨未寒。(作主語)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skeleton
詳細解釋
◎ 尸骨 shīgǔ
(1) [skeleton of a corpse] 尸體腐爛后留下的骨架
丈夫尸骨未寒,我不能再嫁
(2) ,又稱“尸骸”
同“ 尸骨 ”。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賜 憑 合葬。”
死者的遺骨。 蕭三 《蔣軍士兵歌》:“活時穿不暖,吃不飽,死了尸骨滿地拋。”
成語(Idiom):尸骨(shī gǔ)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死后留下的尸骨,也比喻事物的殘存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尸骨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尸指人的遺體,骨指人的骨骼。成語尸骨比喻人死后留下的遺骸,也可以引申為事物的殘存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尸骨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殘存部分,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例如描述一個建筑物的殘墻斷壁、一部電影的殘篇斷片,或者一個家族的衰敗余孽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尸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的君主楚莊王曾經遷都到鄢縣,但不久后又被秦國攻占。楚莊王在被俘后,被秦國關押在一座城樓中。后來,楚莊王的妻子嫦娥為了報答楚莊王的恩情,決定獻出自己的尸骨,以表達對丈夫的忠誠。她將自己的尸骨磨成了一副琴,交給了楚莊王。楚莊王得到琴后,深感妻子的忠貞,對她的尸骨充滿敬意,便用尸骨制作了一把寶劍。后來,楚莊王在秦國的囚室中用這把寶劍自盡,以表達對妻子的愛和對楚國的忠誠。因此,尸骨這個成語也就衍生出了對人死后遺骸的稱呼和對事物殘存部分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尸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古老的廟宇只剩下了幾根尸骨,已經荒廢多年了。
2. 這個家族的衰敗已經到了尸骨都不存的地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尸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尸骨在地上躺著,表達了人死后只剩下遺骸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尸骨相關的成語,如“尸位素餐”、“尸居余氣”。同時,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葬俗和對尸骨的尊重等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古墓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古代人的尸骨,這些尸骨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
2. 初中生:這個廢棄的工廠只剩下了幾根尸骨,曾經是繁榮的象征。
3. 高中生:歷史上的一些國家已經成為尸骨,只留下了一些遺跡和文化。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