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農
成語(Idiom):重農
發音(Pronunciation):zhòng n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重視農業,注重農民的地位和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重農是指重視農業的發展,強調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農民的地位。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的特點,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農民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重農意味著政府和社會應該關注農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護,以確保國家的穩定和繁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重農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國家或組織重視農業的發展,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改善農民的生活和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它也可以用來鼓勵人們重視農業,關注農民的權益,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重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故事講述了昭公對待農民的態度和政策。昭公認為農民是國家的根基,決定了國家的財富和穩定。他積極推動農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農民的政策,使國家繁榮富強。因此,重農成為了一個正面的詞語,代表了政府關注農業和農民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提出了重農政策,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和支持。
2. 這個國家非常重視農業,農民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重農”與“重金”進行對比,用來幫助記憶。重金表示重視金錢,而重農表示重視農業。通過對比這兩個詞語的不同,可以更容易記住“重農”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的歷史背景,深入了解農業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可以進一步理解和應用“重農”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應該重農,多種植蔬菜來保護環境。
中學生:政府提出了重農政策,希望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大學生:我們應該重視農業的發展,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支持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