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祇
基本解釋
“三大阿僧祇”的略語。佛教指菩薩修行成佛所經歷的三個漫長階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譯,意為曠大劫,無數長時?!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講經文》:“此菩薩位超十地,果滿三祇;十號將圓,一生成道?!?唐 慧凈 《雜言》詩:“三祇不倦陵二車,一足忘勞超九數?!?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歸依佛,彈指越三祇。”
成語(Idiom):三祇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時間極長,非常久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祇是佛教用語,指的是佛教中的最長時期單位,相當于三千大劫。在佛教中,一劫指的是世界的形成、維持和毀滅的一個周期,大約相當于一萬年。而三祇則是三千劫的意思,也就是三萬億年。因此,成語“三祇”形容的是非常漫長的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祇一詞在日常生活中較少使用,更常見于文學作品、古代典籍等??梢杂脕硇稳菀粋€事物的歷史或存在時間非常久遠,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等待的時間非常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祇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教經典《大般涅槃經》中,用來描述佛陀入滅后的時間。佛陀在世時,他的弟子們常常問他:“佛陀入滅后,我們該如何修行?”佛陀回答說:“佛陀入滅后,你們應該修行三祇半?!边@里的“三祇”即指的是非常長的時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祇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寺廟已經存在了三祇之久。
2. 他等待了三祇,終于等到了自己的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祇的發音“sān qí”與“三期”進行聯想,期是指一段時間,而三期則代表非常長的時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佛教感興趣,可以深入學習佛教的概念和教義,了解更多關于三祇的內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等了三祇,終于到了暑假!
2. 初中生:這個古城的歷史已經有三祇了。
3. 高中生:他等了三祇才等到了心儀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4. 大學生:我們的友誼已經經歷了三祇了,真的很不容易。
5. 成年人:這個公司已經經營了三祇,是市場上的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