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
成語(Idiom):圖窮
發音(Pronunciation):tú qi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計劃、手段、資源等方面已經用盡,無法再有進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圖,指計劃或策略;窮,指已經用盡。圖窮意味著在某個計劃或行動中已經無法繼續前進,沒有更多的辦法或資源可供利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團隊在某個任務或目標上已經達到極限,無法繼續前進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齊書》中。當時,齊武帝蕭寶卷派遣大將軍蕭道成率領大軍攻打北魏,但由于資源短缺,軍隊無法繼續作戰,最終被迫撤退。蕭寶卷在撤退時感嘆:“我已經圖窮了。”從此,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在戰爭或其他行動中已經無計可施、無法繼續前進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個項目上已經圖窮了,沒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了。
2. 面對困境,我們不能輕易放棄,要想辦法打破圖窮的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圖窮”與“無計可施”、“無法前進”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圖窮”意思相近的成語,如“計窮力竭”、“籌碼用盡”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游戲中已經圖窮了,沒有更多的道具可以用了。
初中生:他在考試中已經圖窮了,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復習了。
高中生:在職業規劃上,我感到自己已經圖窮了,不知道該怎么選擇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