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
成語(Idiom):采樵(cǎi qiáo)
發音(Pronunciation):cǎi q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采集柴火。比喻勞動艱苦,生活艱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采樵是指人們在山林中采集柴火,需要費力氣的勞動。這個成語比喻工作或生活的艱辛和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工作或生活的辛苦,或者形容某些職業需要進行艱苦的勞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一年》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齊國的姜小白被任命為齊國的宰相,他非常勤奮努力,不辭辛勞地為國家工作。有一天,姜小白到山上采集柴火,遇到了一位齊國的大夫,大夫問他為什么親自采集柴火。姜小白回答說:“我是宰相,但我并不是為了享受權力而來的,我要親自體驗百姓的艱辛,了解他們的困苦。”這個故事傳承下來,形成了成語“采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早起去采樵,非常辛苦。
2. 他在工地上采樵,為了養活一家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在山林中采集柴火的艱辛和辛苦,以及需要花費的大量體力,這樣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勞動、生活相關的成語,例如“勞心力行”、“辛勤勞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經常去山上采樵。
2. 初中生:我父親每天都要采樵,為了養活我們全家。
3. 高中生:他在農村長大,從小就知道勞動的辛苦,他說采樵是他最辛苦的記憶之一。
4. 大學生:在城市生活,我們很少能體驗到采樵的辛苦,但我們應該珍惜勞動者的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