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基本解釋
(1).古仙人名。相傳于 唐堯 時曾隱于 五柞山 , 堯 聘為閭士,煉食云母粉,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閉于室中,求其傳道。 回 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戶。時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門,終不可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方回》?!?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周磐傳》:“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養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br>(2).借指山野隱士。 明 胡應麟 《詩藪·閏馀上》:“因悉采匯為一編,亡論《云門》大呂,即 方回 、 阿段 ,例掇弗遺?!?/p>
成語(Idiom):方回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h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發展或變化呈現出循環往復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回是由“方”和“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方指方向,回指循環。方回形容事物的發展或變化像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沒有明顯的進展或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回常用于形容一些事物或情況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出現實質性的變化或進展。也可用于描述一些重復出現的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方回成語的起源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它是從漢代的《論語》中提取出來的,用于形容人們的思維方式或行為方式沒有改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回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已經方回了好幾次,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新的解決辦法。
2. 他的人生軌跡一直都是方回循環,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回成語與一個圓圈相聯想,圓圈代表循環往復的狀態。也可以將方回的發音與“放回”相類比,表示事物被放回原來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成語中的其他動詞和形容詞,了解它們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每天都做同樣的事情,感覺自己的生活就像方回一樣。
2. 初中生(14歲):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了好幾次了,感覺好像一直都在方回。
3. 高中生(17歲):我覺得自己的成績一直都在方回循環,沒有明顯的提高。
4. 大學生(20歲):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都在方回,我們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
5. 成年人(30歲):我覺得自己的生活一直都在方回循環,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