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函
基本解釋
猶馳書。 清 林則徐 《批參遜為現在繳煙已敷四分之二求通三板往來稟》:“今大概將次及半,本大臣先已馳函會商督部堂、撫部院,移咨關部,查驗放行。”
成語(Idiom):馳函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í h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迅速傳遞信函或消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馳函是一個四字成語,由“馳”和“函”兩個字組成。馳,意為迅速行動;函,指信函。馳函的基本含義是指迅速傳遞信函或消息的意思。它形象地描述了信息傳遞的快速和高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馳函一詞常常用于形容傳遞信息或消息的迅速和及時。可以用于形容書信、電子郵件、短信等各種形式的信息傳遞。在商務場景中,馳函可以用于形容雙方快速交流、及時溝通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馳函也可以用于形容朋友之間的快速聯絡和交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馳函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沒有現代化的通信工具,書信是主要的信息傳遞方式。馳函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急迫地傳遞信函的場景,以表達信息傳遞的迅速和高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馳函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馳”和名詞“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收到了公司馳函,立刻做出了回復。
2. 我們通過電子郵件馳函,以便更好地溝通。
3. 這封馳函傳達了重要的消息,需要盡快回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馳函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 關聯形象:將馳函與快速傳遞信息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疾馳的馬車上迅速傳遞信函。
2. 創(chuàng)造聯想:將“馳函”與“迅速傳遞消息”這個含義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緊急情況下需要迅速傳遞消息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馳函相關的成語,如“馳名中外”、“馳騁疆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手機馳函給朋友發(fā)了一條消息。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馳函通知我們下周有一場考試。
3. 高中生(16-18歲):我馳函給大學教授發(fā)送了我的研究報告。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我馳函給公司總經理提出了一個商業(yè)合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