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己校尉
基本解釋
漢 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務。《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戊己校尉, 元帝 初元 元年置。” 顏師古 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無常居,故取戊己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說戊己居中,鎮(zhèn)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處 西域 之中撫諸國也。”《漢書·西域傳上·康居國》:“都護 甘延壽 、副校尉 陳湯 發(fā)戊己校尉 西域 諸國兵至 康居 ,誅滅 郅支單于 。”亦省稱“ 戊己 ”。《梁書·諸夷傳·西北諸戎》:“ 晉氏 平 吳 以后,少獲寧息,徒置戊己之官,諸國亦未賓從也。” 唐 楊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車師 舊國,俯枕前廷;戊己遺墟,斜連后壁。”
成語(Idiom):戊己校尉(wù jǐ xiào wèi)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ù jǐ xiào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智勇雙全的軍官,也用來形容能力出眾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戊己校尉是由“戊己”和“校尉”兩個詞組成的。戊己是指五、六兩個天干,校尉是古代官職中的一種,負責軍隊的指揮和管理。戊己校尉這個成語形容軍官智勇雙全,能夠出色地指揮軍隊,管理軍務。在現(xiàn)代用法中,戊己校尉也用來形容能力出眾的人,特指在某個領域具備卓越才華和能力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戊己校尉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贊美具備卓越才能和能力的人,可以用于形容各個領域的專業(yè)人才,如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等。也可以用來形容在團隊中具備領導才能和執(zhí)行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馬援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馬援曾任校尉,他智勇雙全,善于指揮軍隊,戰(zhàn)功顯赫。后來,人們便用“戊己校尉”來形容類似馬援這樣的軍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戊己校尉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天干“戊己”和一個名詞“校尉”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就像個戊己校尉,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都非常出色。
2. 那位科學家被譽為戊己校尉,他在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戊己校尉”拆分成“戊己”和“校尉”兩個部分記憶。戊己是天干中的兩個,表示智勇雙全;校尉是古代軍官的職位,表示能力出眾。通過將兩個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形式,有助于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軍事制度中的校尉職位,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文武雙全”、“才華橫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班級里的戊己校尉,總是能夠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他在數(shù)學競賽中表現(xiàn)出色,真是個戊己校尉。
3. 高中生:那位學霸在校內外的各個比賽中都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堪稱戊己校尉。
4. 大學生:他在學術研究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被譽為戊己校尉。
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展現(xiàn)出的領導才能和執(zhí)行力令人欽佩,真是個戊己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