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營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指戰時軍隊的最高統帥部。這是我們的大本營。(作賓語)
(2) (名)泛指某種活動的策源地。
[構成]
偏正式:大(本營
[例句]
〈外〉日語。
英文翻譯
1.{軍} (最高統帥部) supreme [general] headquarters
詳細解釋
◎ 大本營 dàběnyíng
(1) [supreme headquarters]
(2) 指揮員發布命令和履行其職能的地方
(3) 企業的總部或總店
(4) [garrison;base camp]∶軍事據點的所在地
柏林已經成為盟國軍隊的大本營
(1).戰時軍隊的統帥部。 瞿秋白 《亂彈·老虎皮》:“他們幾十次的沖鋒,要沖到租界上去消滅 日本 軍隊的大本營?!?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九幕第一場:“打好這一仗,是把抗日的大本營設在 陜甘寧 根據地的奠基禮。”
(2).泛指某種活動的策源地。 毛澤東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右翼集團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這是民族投降主義的大本營?!?/p>
成語(Idiom):大本營
發音(Pronunciation):dà běn y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或組織的主要基地或總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本營是一個軍事術語,常用來指代軍隊或組織的主要基地或總部。它是軍隊作戰的核心地帶,通常設有指揮部、兵工廠、軍需站等各種設施,用于組織和支持軍事行動。大本營的建立和保護對于軍隊的戰斗力和作戰效果至關重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本營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組織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也可以用來比喻某個人或團隊的主要工作場所或活動中心。例如,一個公司的總部可以被稱為大本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本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楊令公的將軍,他在一次戰斗中被敵軍追趕,為了保護自己的軍隊,他選擇在一個地勢險要的山谷中建立了大本營。在大本營的保護下,楊令公成功擊敗了敵軍,最終取得了勝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本營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的總部是我們的大本營,決策都是在那里制定的。
2. 在這個行業中,這家公司是大本營,其他競爭對手很難撼動它的地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大本營這個成語:
1. 將大本營與軍隊的主要基地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軍隊在大本營中組織和準備作戰。
2. 將大本營與一個公司的總部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公司在大本營中進行決策和管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大本營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軍事術語和軍事戰略,以及各個時期的軍事歷史。這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本營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后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教室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在那里學習和玩耍。
2. 初中生:籃球隊的訓練場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在那里訓練和比賽。
3. 高中生:圖書館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在那里備考和準備升學考試。
4. 大學生:實驗室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在那里進行科研和實驗。
5. 成年人:辦公室是我們的大本營,我們在那里工作和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