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則
基本解釋
使法則公平。謂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質美惡制定征收稅賦的標準?!?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夏官·大司馬》:“均守平則,以安邦國?!?鄭玄 注:“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則,法也?!?孫詒讓 正義:“ 劉臺拱 云:‘平則,所謂以地美惡為輕重之法?!?劉 説是也。此則與《大宗伯》‘五命賜則’義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p>
成語(Idiom):平則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z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在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情況下才能保持穩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平則”是由“平”和“則”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平”表示平衡、穩定;“則”表示條件、規則。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只有在事物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情況下,事物才能保持穩定。它強調了在各種關系中保持平衡的重要性,如平衡的力量分配、平衡的權益保障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平則”常用于描述事物在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情況下達到穩定的狀態??梢杂糜谛稳輫?、社會、組織等各種層面的平衡和穩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平則”的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成語強調了平衡的重要性,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中庸之道”有一定的關聯。中庸之道強調了在各種關系中保持平衡,避免過度和偏頗,以達到和諧穩定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平”和“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只有在各方利益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情況下,社會才能保持穩定,實現和諧發展。
2. 在團隊中,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應該平衡,才能保持團隊的穩定和凝聚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平則”這個成語與平衡和穩定的概念聯系起來??梢韵胂笠粋€平衡的天平,只有在兩邊的重量相等的情況下,天平才能保持平衡。這樣的記憶圖像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平衡和穩定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平衡”、“穩定”、“均衡”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保持班級的平衡,每個人都要有機會參與活動。
2. 初中生:只有在學習和休息的平衡中,我們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3. 高中生:在選課時要注意科目的平衡,不要只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
4. 大學生:大學生活要注重學業和社交的平衡,既要努力學習,又要拓展自己的人際關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