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露膽披誠 (lù dǎn pī chéng)
發音(Pronunciation):lù dǎn pī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毫無保留地表露自己的膽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毫無保留地表露自己的膽誠,毫不掩飾真實的情感和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坦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意圖或感情,不掩飾或隱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一》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叫田恒的人,他為人坦率直言,不懂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一次,田恒在齊襄公前表露自己的膽誠,直言勸諫,齊襄公很受感動。從此,人們用“露膽披誠”來形容田恒的坦率和真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四個漢字組成,沒有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毫不保留地露膽披誠地表達了自己對這個項目的看法。
2. 面對問題,我們應該勇于露膽披誠,坦誠相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露膽披誠”拆分為“露膽”和“披誠”兩部分記憶。想象一個人勇敢地將膽子揭開,毫不掩飾地展示出自己的真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心口如一”、“言必信、行必果”等,進一步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演講比賽上,露膽披誠地向大家展示了我的作品。
2. 初中生:面對老師的批評,我選擇了露膽披誠地道歉并承諾改正。
3. 高中生:在寫作文時,我喜歡用露膽披誠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4. 大學生:在面試時,我堅持用露膽披誠的態度回答問題,贏得了面試官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