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矯
基本解釋
◎ 夭矯 yāojiǎo
[move gracefully]形容姿態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
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郭璞《江賦》
船頭龍夭嬌。——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
詳細解釋
亦作“ 夭蟜 ”。1.屈伸貌。《淮南子·脩務訓》:“木熙者,舉梧檟,據句枉,蝯自縱,好茂葉,龍夭矯。”《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長嘯哀鳴,翩幡互經,夭蟜枝格,偃蹇杪顛。” 張守節 正義引 郭璞 曰:“皆猨猴在樹共戲恣態也。夭蟜,頻申也。” 唐 劉禹錫 《平蔡州》詩之一:“狂童面縛登檻車,太白夭矯垂捷書。”
(2).縱恣貌。《文選·張衡<思玄賦>》:“偃蹇夭矯,娩以連卷兮。” 李善 注:“夭矯,自縱恣貌也。”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三:“余嘗見碑本,字勢夭矯,灑落奇妙。”
(3).木枝屈曲貌。《漢書·揚雄傳上》:“踔天蟜,娭澗門。” 顏師古 注:“夭蟜,亦木枝曲也。” 王統照 《這時代》詩:“古舊的樹木被砍作柴薪再不能夭矯作態。”
夭矯(yāo jiǎo)
發音:yāo jiǎo
基本含義:形容人的姿態或行為優美、靈活。
詳細解釋:夭矯是一個形容詞,由“夭”和“矯”兩個字組成。夭意指年輕、美好,矯意指靈活、優美。夭矯形容人的姿態或行為優美、靈活,具有青春活力和藝術感。
使用場景:夭矯多用于形容舞蹈演員、花樣滑冰選手、體操選手等具有藝術表現力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舉止、儀態等方面。
故事起源:夭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齊風·東方之日》中的“夭矯爾執事。”其中的“夭矯”形容人的姿態優美,執事指的是宮廷中的仆人。后來,夭矯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的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姿態或行為的優雅。
成語結構:夭矯是一個形容詞,由“夭”和“矯”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她的舞姿夭矯,宛如仙子下凡。
2. 他的動作夭矯,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記憶技巧:可以把“夭矯”想象成一個優美的舞蹈動作,通過與舞蹈相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可以學習更多與舞蹈、藝術相關的成語,如“舞文弄墨”、“藝高人膽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舞姿夭矯,看得我眼花繚亂。
2. 初中生:他的體操動作夭矯,讓人贊嘆不已。
3. 高中生:她的書法字跡夭矯而不失莊重,給人一種高雅的感覺。
4. 大學生:他的演講風格夭矯,吸引了很多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