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
基本解釋
(1).一個洞穴或洞眼。《淮南子·泰族訓》:“事有鑿一孔而生百隟,樹一物而生萬葉者。” 漢 班固 《奕旨》:“一孔有闕,壞頽不振,有似瓠子汎濫之敗。”《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 晉 郭璞 注:“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翹,橫吹之。”
(2).一個來源;一個途徑。《管子·國蓄》:“利出於一孔者,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商君書·弱民》:“利出一孔,則國多物;出十孔,則國少物。”《淮南子·原道訓》:“萬物之總,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3).比喻見解狹隘片面。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上》:“非鯫生一孔所敢知矣。”參見“ 一孔之見 ”。
(4).數量詞。多用于窯洞之類的建筑。如:一孔土窯。
成語(Idiom):一孔
發音(Pronunciation):yī k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物只有一個孔,表示單一、獨特或獨一無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孔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的器物,特指只有一個孔的樂器。在古代,樂器通常有多個孔用于調節音調和演奏技巧,而只有一個孔的樂器在當時被認為是獨特和珍貴的。因此,一孔成語表示某物只有一個孔,象征著獨特、特殊或獨一無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孔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與眾不同、獨特或獨一無二的特點。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華出眾,某物的設計獨特,或某個觀點與眾不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孔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從成語的含義可以推測,這個成語可能源自古代的音樂文化和樂器制作技術。古代的樂器制作非常講究,一個只有一個孔的樂器被視為獨特和珍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孔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真是一孔之見,無人能及。
2. 這個設計的獨特之處在于只有一孔,讓人眼前一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一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一”和“孔”兩個字分別與“獨特”和“樂器”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
2. 將“一孔”與“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等含義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和它們的故事起源。了解更多成語可以幫助你拓寬詞匯量和理解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的畫很一孔,每個人都覺得他的畫特別好看。
2. 小學生:這個游戲只有一個關卡,真是太一孔了!
3. 初中生:這個音樂家演奏的曲子真是一孔之見,讓人難以忘懷。
4. 高中生:這個科學理論的觀點與眾不同,真是一孔之見。
5. 大學生:這個產品的設計非常獨特,只有一個按鈕,真是一孔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