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
成語(Idiom):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發音(Pronunciation):pái shān dǎo h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勢浩大、威力巨大,如山倒海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力量浩大,勢不可擋,形容戰爭、進攻、聲勢、氣勢等非常強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軍隊的威力,也可用于形容巨大的力量、聲勢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周朝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為報父親被吳王夫差殺害之仇,經過多年的奔波和努力,最終得以復仇。他率領吳軍攻打楚國,攻克了楚國的首都郢城。當時,楚王黔婆派人看到吳軍的陣勢后,感嘆道:“吳兵如排山倒海而來。”后來,人們就用“排山倒?!眮硇稳萘α亢拼?,勢不可擋的場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動詞構成,排山和倒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支隊伍的士氣高漲,排山倒海般地沖向敵人。
2. 他的演講聲勢浩大,像排山倒海一樣震撼人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排山倒?!边@個詞語的形象,想象一座高山倒下來,海水翻騰澎湃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力量、威力相關的成語,如“如虎添翼”、“力不從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集體行動,像排山倒海一樣勢不可擋。
2. 初中生:他們的攻勢像排山倒海一樣,我們根本無法抵擋。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特效場面宏大,像排山倒海一樣震撼人心。
4. 大學生:這次運動會的開幕式排山倒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