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局
基本解釋
(1).官署。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唐王府官猥下》:“ 寶歷 中, 瓊王 府長史 裴簡求 具狀言:‘諸王府本在 宣平坊 ,多年摧毀,后付莊宅使收管,遂為公局。’”
(2).舊時鄉鎮所設機構之一。 清 龍啟瑞 《大岡埠團練公局記》:“至 廣西 ……各府州縣吏薦紳先生,率其鄉之所屬,日從事於團練,而各村鎮關市,始有公局之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六回:“我們 廣東 地方,各鄉都設一個公局,公舉幾個紳士在局里,遇了鄉人有甚么爭執等事,都由公局紳士議斷。”
成語(Idiom):公局(gōng jú)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共事務的機構或部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局指的是負責公共事務的機構或部門,通常由政府或相關組織負責管理和運營。公局一詞強調了公共事務的重要性和專門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局一詞通常用于描述政府或其他組織的公共事務機構。它可以用于談論政府部門、公共服務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局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起源可追溯到清朝。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政府機構和公共事務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公局一詞被廣泛使用,并成為描述這些機構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需要加強公局的管理,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
2. 這個公局負責監督市場秩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公局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公”字與公共事務聯系起來,表示公共事務的機構。
2. 將“局”字與機構聯系起來,表示部門或機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公局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政府機構和公共事務的管理體系。你可以了解不同的公共服務機構以及它們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好的公局。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在環境保護局工作,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政府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建立更加有效的食品安全公局。
4. 大學生:我在實習的時候去了市政府的規劃局,了解了城市規劃的重要性和復雜性。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公局”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