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木
基本解釋
龍須草。《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一百七十里,曰 賈超之山 ,其陽多黃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 郝懿行 箋疏引《廣雅》:“龍木,龍修也。”按, 郭璞 注:“龍須也。” 袁珂 校注:“脩、須聲近而轉耳。”
成語(Idiom):龍木(lóng mù)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威武、雄壯的樣子,也形容氣勢磅礴、豪邁非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木一詞是由“龍”和“木”兩個字組成。在中國文化中,龍被視為祥瑞、權威和力量的象征,而木則代表著穩定和堅固。因此,龍木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一種威武雄壯的樣子,也表示氣勢磅礴、豪邁非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木一詞常用于形容具有威武雄壯氣勢的事物或場景,例如形容壯麗的山巒、雄偉的建筑、莊嚴的儀式等。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質或行為具有威武雄壯的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木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可以推測與中國古代人們對龍和木的崇拜有關。龍作為神話中的神獸,被認為具有神秘、神圣的力量,而木則象征著穩定和堅固。因此,將龍和木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龍木”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具有威武雄壯氣勢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木是一個形容詞性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城的城墻高大雄偉,真是一副龍木之氣。
2. 這位將軍英武威嚴,舉止間流露出濃厚的龍木之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將“龍”和“木”兩個字分別與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等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2. 想象一幅壯麗的山巒或雄偉的建筑,將其與“龍木”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其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中國文化中龍和木的象征意義,以及其他與龍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2. 學習其他形容威武雄壯的成語,比如“磅礴如山”、“氣勢磅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校門高大雄偉,真像一道龍木。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的特效非常震撼,場面上展現出了濃厚的龍木之氣。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充滿了自信和威嚴,展現出了一種龍木的氣勢。
4. 大學生:這座城市的摩天大樓林立,給人一種龍木般的壯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