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臺
基本解釋
(1).古臺名。舊址在今 河南省 虞城縣 西南。《史記·魏世家》:“ 魏惠王 六年,伐取 宋 儀臺 。” 裴骃 集解引 徐廣 曰:“一作‘義臺’。” 司馬貞 索隱:“按《年表》作‘義臺’。”
(2).泛稱行禮儀的高臺。 元 袁桷 《上京雜詠再次韻》之四:“晨起儀臺立,煙青望眼迷。草低鷹側目,車逼馬迴蹄。” 清 俞樾 《諸子平議·莊子二》“雖有義臺路寢”:“ 樾 謹按:義, 徐 音儀,當從之……儀臺猶言容臺。《淮南子·覽冥篇》‘容臺振而掩覆’, 高 注曰:‘容臺,行禮容之臺’。‘儀’與‘容’異名同實,蓋是行禮儀之臺,故曰儀臺也。”
成語(Idiom):儀臺
發(fā)音(Pronunciation):yí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儀態(tài)莊重,舉止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臺指的是古代官員舉行儀式時所站的高臺,因此成語“儀臺”形容人的舉止莊重、端正,表示人的儀態(tài)非常好,舉止得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儀態(tài)莊重,舉止正派的場合,如形容一個人穿著得體、舉止大方,或者形容一個人在公眾場合表現得優(yōu)雅、得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儀臺”最早出自《孟子·盡心下》:“儀臺者,君子之所莊也。”這句話是孟子在講述君子的品德和儀態(tài)時說的。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儀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儀臺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動詞和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臺舉止給人一種莊重而又親切的感覺。
2. 她的儀臺令人贊嘆,像一位真正的貴族。
3. 他站在儀臺上,舉止得體,令人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儀臺”聯想成一個高臺,上面站著一個人,這個人舉止莊重、端正,儀態(tài)非常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或觀察優(yōu)雅的禮儀來進一步了解儀態(tài)莊重的含義和表現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站在儀臺上,舉止得體,像一位真正的大人。
2. 初中生:老師的儀臺舉止莊重,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3. 高中生:在演講比賽中,他的儀臺令人印象深刻,贏得了觀眾的喝彩。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保持儀臺,樹立良好的形象。
5. 成人:無論在什么場合,我們都應該保持儀臺,展現出自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