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絡
基本解釋
拴馬的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空中婦人》:“見空中一婦人,乘白馬華袿素帬;一小奴牽馬絡,自北而南。”
成語(Idiom):馬絡(mǎ luò)
發音(Pronunciation):mǎ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韁繩打結,比喻事情紛亂無法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馬指馬匹,絡指韁繩。馬韁繩打結,馬就無法奔跑,比喻事情紛亂無法解決。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局勢紊亂,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解決或處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絡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場景,包括個人生活、工作環境、政治局勢等。例如,當一個人同時面對多個問題,且這些問題相互糾纏,無法解決時,可以說他的事情像馬絡一樣,紛亂無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徐羨之傳》中記載了馬絡的故事。據說,徐羨之是晉朝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任職期間面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有一天,他騎著馬匹前往辦公室,途中馬韁繩突然打結,導致馬無法前進。徐羨之費了很大力氣才解開馬韁繩的結。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引申為比喻事情紛亂無法解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絡”的結構是“名詞 + 動詞”,其中“馬”作為名詞,表示馬匹;“絡”作為動詞,表示韁繩打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像馬絡一樣,問題重重,難以解決。
2. 這個項目的進展非常慢,真是馬絡不堪。
3. 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必須學會應對各種馬絡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的韁繩打結的形象與事情紛亂無法解決的概念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匹馬被韁繩打結,無法前進,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可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例如,“馬失前蹄”、“紛紛擾擾”等成語都與馬絡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作業太多了,都快像馬絡一樣紛亂了。
2. 初中生(12-15歲):考試前的復習計劃讓我感到馬絡,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3. 高中生(15-18歲):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讓我的日程表變得馬絡不堪。
4. 大學生(18歲以上):畢業論文寫到一半,突然遇到了很多問題,感覺像馬絡一樣無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