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速
成語(Idiom):逡速
發音(Pronunciation):qūn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逡巡遲緩的速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逡速是由“逡”和“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逡指逡巡,遲緩;速指快速。逡速表示行動遲緩,猶豫不決,缺乏果斷和迅速的決斷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逡速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動遲緩,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工作、項目等的進展緩慢,沒有快速的決斷和執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逡速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敦傳》中。故事講述了晉朝時期,王敦在鎮守江陵期間,對于軍事行動的決斷遲緩,致使形勢逐漸惡化。后人用“逡速”來形容行動遲緩,沒有果斷和迅速的決斷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逡速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逡”表示遲緩,名詞“速”表示速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決定時總是逡速猶豫不決。
2. 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逡速,沒有明確的方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逡遲的速度”,形象化地表示行動遲緩,猶豫不決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關于逡速的使用場景和含義。同時,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迅猛”、“遲疑”等,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逡速地走進了教室,遲到了。
初中生:她逡速地回答老師的問題,顯得很緊張。
高中生:他逡速地思考了一會兒,然后做出了決定。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逡速,需要加快決策和執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