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決
基本解釋
(1).猶處決。 宋 李綱 《與政府書》:“更有一事可笑,某去秋總師過 吉州 , 江西 漕使 韓球 ,公然移文州縣,不使應副秋糧。不得已勾決人吏,軍始得食,亦具奏矣。”
(2).執行死刑的司法程序之一。 清 制,凡判決死刑的罪犯監候處決者,于秋審及朝審后,開具名冊案由,奏請予勾,其經御批勾除者,即照原判處決,謂之勾決。《清史稿·高宗紀一》:“乙未,停今年勾決。”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嵇文恭公》:“勾決日,廷臣皆左袒之,上顧公,公抗聲曰:‘ 永福 為守土大員,不可輕縱。’上乃勾決。”參閱《清通典·刑六》。
成語(Idiom):勾決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勾結并決定事情的結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決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勾結表示合謀,決表示決定。勾決的基本含義是指幾個人合謀并決定事情的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勾決一般用于描述幾個人密謀并決定某個事情的結果。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正面描述人們合作取得成功的情況,也可以用于負面描述人們合謀達成不正當的目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勾決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未有確切的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勾決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勾結和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勾結起來,決定一起經營一家公司。
2. 這個犯罪團伙勾結警察,決定實施一系列的盜竊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勾決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幾個人在一起勾結,并決定某個事情的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與勾決相關的成語,如勾心斗角、勾心斗角等。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合謀、決定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勾結起來,決定一起舉辦一場文藝演出。
2. 初中生:他們勾結起來,決定一起參加數學競賽。
3. 高中生:這些同學勾結起來,決定一起制定復習計劃。
4. 大學生:他們勾結起來,決定一起創辦一家公司。
5. 成年人:他們勾結起來,決定一起展開一項商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