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訟
基本解釋
指顛倒黑白以奪人之產或陷人于罪的訴訟。《明史·循吏傳·唐侃》:“ 永豐 俗刁訟,尚鬼,尤好俳優, 侃 禁止之。”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勸民息訟》:“為嚴禁刁訟以安民生。”
成語(Idiom):刁訟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故意制造矛盾、爭執,以達到自己目的的詭詐手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刁訟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刁指的是狡猾、狡詐,訟指的是爭論、訴訟。刁訟原指以狡詐的手段進行訴訟,故意制造紛爭,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不正當的爭斗方式,強調了狡猾、奸詐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刁訟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采取不正當手段、耍詭計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爭論、爭斗中不擇手段,不講道義,不顧公平正義。可以用于描述法律訴訟、商業競爭、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刁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晉書·劉琨傳》中的一個故事。劉琨是晉朝的一位重要將領,他在與敵人作戰時被俘,敵人想要逼迫他投降。劉琨不愿屈服,于是敵人就采取了一種刁詭的手段,讓他在訴訟中失去聲譽,最終達到逼迫他投降的目的。這個故事成為了刁訟這個成語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刁訟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刁”表示狡猾、狡詐,名詞“訟”表示爭論、訴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這個職位,不惜使用刁訟的手段來陷害競爭對手。
2. 這個商人以刁訟的方式將競爭對手打壓下去,獲得了市場的壟斷地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刁訟的發音“diāo sòng”與“吊兒郎當”發音“diào ér láng dāng”進行聯想。刁訟的意思是狡詐爭斗,而吊兒郎當則表示懶散、漫不經心,兩者在意義上相反。通過對比這兩個成語的意思,可以更容易記憶刁訟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刁民”、“刁鉆”等,以擴展對狡猾、狡詐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刁訟的方法欺負了同學,得到了更多的零食。
2. 初中生:為了贏得比賽,他不惜使用刁訟的手段,讓對手失去了信心。
3. 高中生:他通過刁訟的手段,成功地將競爭對手排擠出了學生會。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有些人會采取刁訟的手段來獲取更多的利益。
5. 成年人:在法庭上,有些律師會采用刁訟的方式來爭取最有利的判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