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奠
成語(Idiom):酌奠(zhuó diàn)
發音(Pronunciation):zh uó d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死者舉辦祭奠儀式,敬酒致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酌奠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其中“酌”表示斟酒,而“奠”指的是敬酒致敬。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為死者舉辦祭奠儀式,通過敬酒來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酌奠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為已故的親友或偉大的人物舉辦祭奠儀式的情景。它可以用來表達對逝去的人的懷念和敬意,也可以用來形容喪禮的莊重和肅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酌奠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酌奠不足以過客也。”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的《春秋左傳》,原意是說舉辦祭奠儀式時,所準備的酒不足以款待前來參加祭奠的客人。后來,這個成語演變為表示祭奠儀式本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祭奠儀式上,他鄭重地酌奠了三杯酒。
2. 他們為已故的老師舉辦了盛大的酌奠儀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酌奠”中的“酌”字,它的發音與“桌”相似。可以想象在祭奠儀式上,人們圍坐在桌子旁,齊齊敬酒致敬,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祭奠儀式的文化背景和禮儀規范,以及其他與祭奠相關的成語和習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們要去祖父的墳前酌奠他。
2. 初中生:我讀書時的導師不幸去世了,我們在學校舉行了一場莊重的酌奠儀式。
3. 高中生:我們為抗戰英雄舉行了盛大的酌奠儀式,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