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庶
成語(Idiom):徒庶
發音(Pronunciation):tú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徒庶指沒有什么出息、沒有成就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徒庶一詞由兩個字組成,徒和庶。徒指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庶指庶民、普通人。徒庶的基本含義是指沒有什么成就、沒有什么出息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徒庶常用于形容那些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只是過著平庸生活的人。可以用于批評那些不上進、不努力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自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徒庶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的昭公想要任命一個人擔任重要職位,但是沒有合適的人選。于是有人建議昭公從庶民中選拔人才,昭公回答說:“庶民中的人,徒庶而已?!币馑际钦f庶民沒有什么出息、沒有什么成就。這個故事中的徒庶一詞,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沒有成就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徒庶是一個由形容詞徒和名詞庶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簡直就是個徒庶。
2. 這個人雖然一直在工作,但是他的成就卻很有限,真是個徒庶之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徒庶拆分為徒和庶來記憶。徒可以聯想為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庶可以聯想為普通人、庶民。通過將這兩個詞聯想起來,來記憶徒庶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成語,如徒勞、徒然等來擴展對徒庶含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不好好學習,真是個徒庶。
2. 初中生:這個人沒有什么特長,成績也不好,簡直就是個徒庶。
3. 高中生:他雖然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但是沒有什么突出的成就,真是個徒庶之輩。
4. 大學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樂,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未來,真是個徒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