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墉
成語(Idiom):周墉(zhōu yō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u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節操正直,不為外物所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周墉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墉,城也。周墉,以示貌。”意為修建城墻,是為了彰顯國家的威嚴和形象。引申為人的品行高尚,不為外物所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周墉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堅守原則,不受世俗誘惑的情況。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高尚品質,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自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史書之一,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描述了周公因為修建城墻而被人們稱贊為“周墉”,表彰了他高尚的品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周墉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高尚,真是個周墉之人。
2. 她始終堅守原則,是一個真正的周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修建城墻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周公修建城墻的場景,以及他高尚的品德,這樣能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高尚品德相關的成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忠誠義氣”等,加深對于品德和道德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很有道德的人,像周墉一樣。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向周墉學習,保持高尚的品德。
3. 高中生:只有像周墉一樣保持堅守原則,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