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散
基本解釋
即寒食散。又稱五石更生散或單稱散。配劑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硫黃等五石,故名。相傳其方始于 漢 代,盛行于 魏 晉 。 魏 晉 名士 何晏 裴秀 等都服散,竟成一時風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 宋 馬永卿 《懶真子》卷五:“ 后漢 以來,方書中有五石散,又謂之寒食散。”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五石散’是一種毒藥……大概是五樣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亦省稱“ 五石 ”。《隋書·循吏傳·梁彥光》:“父遇篤疾,醫云餌五石可愈。時求紫石英不得。”
英文翻譯
1.【醫】five minerals powder
成語(Idiom):五石散
發音(Pronunciation):wǔ shí s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藥物的一種,用五種石藥研磨而成,具有很強的療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石散是中醫藥中的一種藥物,由五種石藥研磨成粉末,然后配合其他藥材使用。這種藥物具有強烈的療效,可以用來治療一些嚴重的疾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石散常用于中醫藥臨床治療中,尤其是對于一些疑難雜癥或者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在現代醫學中,五石散也被用于一些實驗性的治療方法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石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醫藥學。據說,五石散最早是由明代醫學家李時中所創制的。他通過研究和實踐發現,將五種石藥研磨成粉末后,可以發揮出強大的藥效,用于治療一些頑固性疾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石散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五”、“石”和“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病情很嚴重,只有五石散才能治好。
2. 這種藥物的主要成分是五石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五種石藥的特點與五石散的療效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比如,將“五”與五種石藥的數量聯系起來,將“石”與石藥的材質聯系起來,將“散”與藥物的形態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醫藥學中的其他藥物和療法,以及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效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生病了,醫生說只有五石散才能治好。
2. 初中生:這種藥物的主要成分是五石散,對于一些頑固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 高中生:五石散是中醫藥學中的一種重要藥物,它由五種石藥研磨而成,對于一些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具有很強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