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府
基本解釋
(1). 周 代掌管財幣的機構。后泛指國庫。《史記·貨殖列傳》:“其后 齊 中衰, 管子 修之,設輕重九府。” 張守節(jié) 正義:“ 周 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也。”《陳書·周迪傳》:“擅歛征賦,罕歸九府。” 白蕉 《袁世凱與中華民國》:“四民輟業(yè),滿目瘡痍,六師暴露,九府匱竭。”
(2).指各方的寶藏和特產。《爾雅·釋地》:“九府:東方之美者,有 醫(yī)無閭 之珣玗琪焉;東南之美者,有 會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華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霍山 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崑崙 虛之璆琳瑯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 之筋角焉;東北之美者,有 斥山 之文皮焉;中有 岱岳 與其五穀魚鹽生焉。” 邢昺 疏:“府,聚也,財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題云《九府》也。”
(3). 南齊 設置的九個官署,猶 漢 之九寺。《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於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 胡三省 注:“九府: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大司農、少府、將作大匠、太僕、大鴻臚九卿府也。”
(4).猶言臟腑。 前蜀 杜光庭 《皇后本命醮詞》:“醫(yī)方所診,臟氣未調,榮衛(wèi)未和,正氣衰薄,六脈未復,九府猶虛。”
成語(Idiom):九府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ǔ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的九個行政區(qū)域,也泛指各級政府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府是指古代中國的九個行政區(qū)域,分別是京、洛、冀、豫、薊、兗、青、徐、揚。這九個行政區(qū)域是中國古代的重要行政中心,代表著朝廷的統(tǒng)治與管理。九府也可以泛指各級政府機構,表示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府通常用于形容政府機構的行政管理職能,也可以用于描述某個地區(qū)的行政中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指代政府機構的職能部門或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機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行政制度。古代中國將國家行政區(qū)域劃分為九個府,每個府都有相應的行政職能和管理權力。這種行政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體現了古代中國政府的行政管理體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九府是主語,表示行政區(qū)域或政府機構;動詞是泛指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九府機構齊全,行政管理非常有序。
2. 九府的設立使得地方政府更加高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九府”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九個府院組成一個大府,代表著政府機構的行政管理職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和政府機構的知識,深入了解九府的歷史背景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去九府參觀一下,看看政府是怎么管理的。
2. 初中生:九府的設立對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高中生:九府代表了古代中國政府的行政管理體系,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