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軌
基本解釋
圣人的規范。多指儒家之教。 晉 向秀 《難<養生論>》:“今若舍圣軌而恃區種,離親棄歡,約己苦心,欲積塵露以望山海,恐此功在身后,實不可冀也。”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十:“ 魯 叟何常師,刪述存圣軌。” 明 王廷相 《與彭憲長論學書》:“下此者,神靈未澄,識鑒或滓,雖力學深久,取舍抉擇之間或未免支離局促,參之圣軌而不盡合矣。”
成語(Idiom):圣軌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g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軌是由“圣”和“軌”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圣指的是道德高尚、言行正直,軌指的是軌道,引申為準則、標準。圣軌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符合道德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圣軌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符合道德準則的行為。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的品德,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言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古代中國的一部歷史書,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大夫子產的事跡。子產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言行舉止都符合道德準則,被人們稱為“圣人”。后來人們就用“圣軌”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走在圣軌上,深受同事們的尊敬。
2. 作為一名公務員,她時刻保持著圣軌,不為個人利益而動搖。
3. 我們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在圣軌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圣軌”與品德高尚、言行正直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道德準則的軌道上,一直保持著高尚的品德和言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道德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忠誠正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好榜樣,總是走在圣軌上。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時刻保持圣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3. 高中生:大學是我們追求知識的地方,我們要在學習上走在圣軌上,努力成為優秀的人才。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堅守圣軌,為社會做出貢獻。